门徒平台老同志收看《与民法典相伴》在线报告会
为了帮助老同志、老干部工作者更好地学习🧜🏽♂️🦪、了解、掌握《民法典》,切实保护好广大老同志的合法权益😕,9月22日,市教卫工作党委老干部处、长宁区委老干部局联合举办在线报告会🔍,邀请华东政法大学沈幼伦教授为老同志作民法典专题辅导报告。我校门徒平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提前动员,组织门徒平台同志以居家自学方式积极收听报告会。
沈幼伦教授从“民事法律行为概述”“老年人与单方法律行为”“老年人与双方法律行为”等三个方面,用大量生动的案例事实为老同志作了一场通俗易懂、非常精彩的报告。这次报告会有助于老同志更好地理解把握民法典的精髓要义,更好地运用民法典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学习体会:
听了沈幼伦教授的讲座了解到作为我国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不仅是指导我们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更是与老年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从完善监护制度🌒🧗🏿♂️,增设居住权规定,到尊重个性化继承🙉🐖,扩大遗赠抚养范围,“民法典”将老年人的权益保护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所以我们不但要知道“民法典”,学好“民法典”,更要用好“民法典”🐵,享受我们的美好晚年生活。
-许秋谋
1.现在老年人外出旅游比较普遍,使用手机拍摄照片很方便。如要发表作品👨🎨,要考虑作品权法♚,不要随便发表,以免触犯法律。2.作为老年人,一定要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的,一切得靠自己的努力🥓。凡有国家监督的,我们老年人可安心的实施;凡民营的,需多加一份谨慎🏥,尽可能选择口碑好的。比如坐公交车、地铁、高铁、住宾馆、在银行存款等。以上是我的一点粗浅体会。
-钱惠春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立法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2020年5月28日15时08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告中国“民法典时代”正式到来✢。
民法典是一座集古今中外法律实践精华、符合中国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国情和社会发展的法制里程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民法典是对我国现行的、制定于不同时期的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担保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方面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全面系统的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民法典将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等九项法律文件同时废止。
沈幼伦教授所作的“与民法典相伴,享受美好的晚年生活”法制报告★👩🏿🌾,向老年人多方面展现了与《民法典》关联的生活场景🚣♂️,以老年人的行为须“符合宪法法律”的要求、老年人的合法行为、合法财产、合法作品“受到宪法法律的保护”视角🧰,叙述了老年人适当了解和掌握民法典内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于“老年人的单方法律行为”👨🦯、“老年人与双方法律行为”的叙述,铺垫深厚🤽🏽♀️、深入浅出、举例生动🦂、通俗易懂🙌🏿。讲座在“自身与家庭成员财产权利的保护和界限”、“家庭遗产处理”👨🏻🔧、 “老人合法权利保护”等方面,给本人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美好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真情🧄、朋友友情、家庭亲情🙍🏻♀️。更离不开人民护法、社会执法🦫、个人守法。这一切,让我们从懂得一些基础法律知识开始🏇🏿。
--谢常川
民法典实施的意义在于:1、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2、编纂民法典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3🛥、编纂民法典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王辉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法典”的诞生为小康社会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上海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生活幸福、安稳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小康社会不仅指的是物质层面,还包括精神层面。
报告围绕老年人权益展开🏠,基于法典理论🐈,结合案例,整个报告内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使我们知道如何通过正确的方法维护老年人的权益🪦,同时也需依法不要侵占别人的权益,民法典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加强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的平等保护,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依法行使和规范我们的行为🤾🏼♂️。
--潘嘉琪